佛教與道教的區(qū)別
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其宗教信仰遠遠比不上佛教,佛教來源于印度,奇怪的是佛教并不是印度的主流信仰而是我國的主流信仰,在中國信仰佛教的要遠遠高于道教,這兩者之間是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首先我們從他們的起源來說,道教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,以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為基礎(chǔ),以道家學說為理論支柱,通過神鬼祭祀神話傳說等民間信仰發(fā)展而來。佛教的創(chuàng)始人是釋迦牟尼,在世界史上比道教出現(xiàn)的更早,佛教傳入中國后,為了發(fā)揚壯大自己,不斷地吸收當時的流行思想并且對自己進行本土化改造。最終衍生了不同宗派適用不同的人群宗教需求。
其次是道教與佛教的修行方法,道教將“道”作為萬物的本源。徒眾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求得正道,羽化飛升。佛教認為人世皆苦,只有超脫生死、不入輪回才能夠獲得解脫,所以他們的修行也是為了求得正果。結(jié)合來看,道教注重個人自在,而佛教更多的心系世人,關(guān)心塵世的疾苦。
其次是道教和佛教的理論,道教是借用了老子的道家思想,老子在道德經(jīng)中說過: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,比較晦澀難懂。而佛教的理論就更容易理解,所以久而久之學佛的人就越來越多。
最后是道教思想適用于戰(zhàn)亂年代,像道教有影響力的劉伯溫、諸葛亮、張良、范蠡等等每逢戰(zhàn)亂,信仰道教的紛紛出現(xiàn),戰(zhàn)亂平息道教人士就隱居山野。而佛教適用于太平年代,佛教所講究的就是今生的苦在來世都會化成果,而在封建時代,大家都是相信有著輪回一說的,也相信有著前世今生,所以說那些在當時過得并不如意的人,聽到佛教的教義之后就會覺得順其自然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中國九大佛像分別在哪里
- 銅香爐的使用方法
- 地藏殿供奉的地藏菩薩銅像
- 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銅像
- 如何區(qū)分銅佛像的真假
- 銅佛像的彩繪工藝
- 明代銅佛像特征
- 藏傳彌勒佛雕塑|藏傳彌勒佛銅像制作
- 道教神像雷公電母
- 送子觀音娘娘正常發(fā)貨